宗喀巴大師-記青海行(上)

宗喀巴大師出家寺院-夏瓊寺(青海化隆縣)

20147月,我終於走了一趟青海安多藏區。這次的朝聖路線,有很大一部分與宗喀巴大師的聖地有關,其中包括他出生的地方、出家的寺院,還有收藏供奉他舍利指骨的寺院。首先是從甘南唐克鄉的索克藏寺出發,這寺院供奉了宗大師原存於甘丹寺舍利塔中的一段指骨,為何會有這一段因緣,必需回溯到文革時期紅衛兵打砸拉薩甘丹寺,破壞宗大師金身舍利的一段故事,容稍後再進一步詳記。在頂禮朝拜過宗大師後,從甘南進入青海化隆縣的夏瓊寺,這是宗大師正式出家的寺院,這裡是他學習佛法、弘化眾生最重要的起點。最後則是來到了他的出生之地-湟中縣塔爾寺。彷彿以倒敘的方式,來研讀、回顧這佛教一代大師的一生,以及感懷他對我們的利行偉大事業。
    
宗喀巴大師生於西元1357年,藏曆生日1025日,這天後來也被定為「圓根燈節」(俗稱燃燈節),在藏區至今仍被所有的佛教徒視為非常重要的殊勝日子,也有相傳宗大師亦是在此日圓寂得聖道。宗大師對於佛教事業的貢獻,被人們譽為第二佛,並被視為是文殊菩薩的化現。對於在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自己而言,對於聖師自然是有言無不盡的感恩之情。大師出生地在當時被稱「宗喀」,距今之西寧五十餘里,也就是現今的湟中。據傳大師出生前即顯現不少瑞象,父母亦是具大善根的賢善士。當母親產下大師,剪下臍帶時,滴血於地,該處後來自然生出了一株白旃檀樹,而這株樹目前在塔爾寺宗大師大殿前仍可親見。
                              
索克藏寺中的宗喀巴大師像,此為後來請回家的法相

面向黃河九曲十八彎的索克藏寺宗喀巴大師殿


大師傳記中描述,大師去衛藏六年後,母親盼兒心切,予人捎去一束白髮和一封信,要大師回家一晤。大師為學佛法而決意不返(終其一生並未再回青海過),給母親和姐姐各捎去自畫像和獅子吼佛像一幅,並寫信說:「若能在我出生的地點用十萬獅子吼佛像和菩提樹(指宗喀巴大師出生處的那株白旃檀樹)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與我見面一樣」。是故隔年,大師的母親便在信徒們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蓮聚塔」,此後180年中,該塔雖多次改建維修,但始終未能形成寺院,此便是塔爾寺之前身。


塔爾寺宗大師大殿前,右前方即為珍貴的白旃檀樹(法友Coco攝影)
由於宗大師的盛名,塔爾寺的朝聖者和遊客終年絡繹不絕。當我來到這裡時也被蜂湧而來,不知倒底是遊客還是朝聖客的黑鴉鴉人們所驚嚇到。早在遠遠的寺院外圍即見到大排長龍在等停車位的車龍,還有擠破頭等著入寺院的人們。這盛況難以形容,如果只是抱著觀光心態的人,見此情況一般很快便打退堂鼓,還好和法友的堅持沒有讓人後悔。很幸運終能踏上和宗大師曾經所處的同一個空間,感受他的願力示現,發自內心的緬懷並受加持。許多漢地來的遊客不懂佛教習俗,入寺院應輕聲朝拜,反倒是像看故宮文物一樣指指點點、大聲嚷嚷,還把經筒倒著轉,實在讓人又氣又好笑。還記得當時法友跟我說,如果這些黑鴉鴉的人們都能真心學佛就好了!他們雖然把宗大師的聖地搞的亂哄哄、烏煙障氣的,但我想大師菩薩心腸定不介意,可能會認為這也算是結緣、種下佛法善種子的很好機緣吧!

由於該日參訪人數大破表,很多地方擠不進去,我們只能重點朝拜,因而在此不再詳述,希望有天還能再次拜訪。當然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宗大師的金塔,站在它面前便覺自己渺小,感念大師恩澤而不忍離去。有關宗大師的生平故事,如有興趣的話,也可參見法尊法師所譯的「宗喀巴大師傳」。塔爾寺住持阿嘉仁波切(相傳為大師父親的轉世傳承),已在90年代出走,目前在美國等西方世界國家弘法。我也很幸運能在幾年前他到台灣弘法時,受三主要道的口傳。(待續)
  
塔爾寺大門前的重要象徵-七白塔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