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康 | 嘉絨之美(上)

 

馬爾康,在我的區行旅地圖中,是一個有點陌生卻又有點熟悉的名字。

每每從成都出發要前往安多紅原時,總會在車站與路標看到這個名字,他就像一個安多前往康區的轉運樞紐站一樣,若是想前往甘孜,必會路過這裡。他同時也是阿壩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因此可想見必定有其獨特的驛站風格與繁華熱鬧。


佛法老師格西的老家就在馬爾康,是道地的嘉絨族。2017年,我回紅原草原探望阿和朋友們之前,也來到老師的老家代他看望母親和家人。我也由此前往康區的甘孜色達朝聖,再返回此地出發往紅原。對我而言,這裡也是另一個家。在區總有種特別的歸這裡的朋友們就如同家人般親切,我想這是因為來自過去世的因緣及共同根本上師的緊密連結。 

古老文化的多元融合體現 

馬爾康的居民主要以族為主,當中又以嘉絨族為最主要。在過去,這裡是卓克基、梭磨、松崗以及黨壩四個土司所管轄之地,也被稱為「四土地區」。此地由於長期的民族融合,也呈現出獨特與區其他三區大不相同的文化風貌。 


以前我對嘉絨族不熟悉,常誤認他們是族。特別是其女性服飾與一般族婦女的服飾大不相同,甚至是五官長像也和我印象中所接觸到的安多、衛及康區的族朋友們很不同。還有其語言,我更是抓不到能聽懂的關鍵字。所以嘉絨族與其在地文化對我而言充滿了神秘感,我相信對其他熱愛文化的你或許也心有同感吧! 


第一次來到馬爾康就住在老師母親和弟弟家的傳統建築,其石頭與木頭所構成的建築體不僅呈現出嘉絨寨的美感,更是冬夏涼。飯店、旅館的空調常讓我子過敏而睡不好,但在這裡我睡在床卡墊上卻是安穩一好眠。每次進區,我喜歡往朋友家裡去,而不是待飯店或旅館,除非是帶朋友進藏。 

我常常讚嘆族先民的智慧,能依據當地的氣候就地取材蓋出最宜居的建築,也因此呈現出各區獨特的生活風貌,並與大自然共存共生,即使只是一頂的黑牛毛所編製的牧民帳篷。


是康巴還是安多? 

嘉絨區,是分在康區還是安多?因其文化的獨特性與地理位置的樞鈕性,我過去常搞不清楚。後來問了老師家人和查了一些資料,才知道在傳統的西地域劃分上藏、安多、康巴,嘉絨一般劃分在安多,但位於康定的部分則劃分在康區,所以馬爾康也算是在安多區域。


嘉絨族與其文化,也是我有興趣研究的一個部分。老師的弟弟在帶領我前往觀音寺朝聖的路上曾簡單跟我介紹了嘉絨的歷史,它其實是族的一支古老支系,其語言也包含了古老語的用語。另外,在傳佛教歷史上,嘉絨地區也出現了許多偉大的修行者與大學者。 

嘉絨族分布在丹巴、康定、金川、小金、馬爾康、理縣、黑水、紅原、汶川、雅安及涼山等地,主要生活在較溫暖的河谷中從事農林業。 

嘉絨文化之所以如此獨特,不同區其他三區,據說是在唐朝時,吐蕃王朝與唐國在邊境的戰事相當頻繁,吐蕃贊普從當時的阿里、象雄等部落調集大量軍隊駐紥於大渡河與岷江一帶。後來吐蕃王朝瓦解分崩之後,這些調派來的軍隊首領便各據一方,演變成了後來的世襲土司,並與當地的嘉良、東女及附國等各部落通婚繁衍,經過千百年的融合而形成了今日的嘉絨族。 

繽紛美麗的服飾 

服的多元性,呈現出了吐蕃文化傳播到各地與當地文化交融的特色,例如青海安多族的服飾融合了唐朝時期吐谷渾部落的風格,而嘉絨服飾想當然爾也融合了一些像是東女部落的特殊風格。

以嘉絨女性服飾而言,便可看出其與一般服右衽、大襟、長袖,或是以氆氌及毛皮裁製的風格特點大不相同。說起了嘉絨女性的美大家一定會想起丹巴的美人們她們的服飾以頭上一很有特色的帽子,身上的圍腰與披肩為主要特色,此又被稱為「三片」,上頭常繡有美麗精緻的花紋


在過去,賢慧的她們常自己做衣服,但隨著時代變遷,現在的年輕女孩已很少穿服,但在市集中看到的大姐和媽媽、奶奶們,日常倒是還是以此傳統服飾為主。在馬爾康的廣場或公園,每到傍晚時便可看到她們聚集在一起鍋莊舞。


獨特的石碉建築
 

馬爾康的傳統民居,也是讓我讚嘆不已的亮點之一。進到寧靜的寨子中,可以發現建築體以石砌的平頂碉房為主,以巨木為樑柱,石上繪有白色的太陽與月亮。我很好奇,這兩個符號圖形繪製在建築上有什麼用意?(目前我還沒有得到具體答案) 

不過據說這樣的建築風格在過去其實是作戰、居住兩用的碉壘建築。一般而言,建築體大約是三層樓為多,一樓多牲畜,二樓則是廚房、客廳與臥室,三樓則是佛堂或客房。於是,以歷史脈絡而言,此區在過去肯定常有戰事,建築風格也說明了歷史演變所留下的印記。而這些建築依著山形而建,櫛比鱗次、次第而上,點綴在山林之間,宛如碉堡群一般。

 

的建築與環境,週邊還有著潺潺的小河流著,走在寧靜的小巷中,與牛兒及熱情的居民擦身而過,這就是住在馬爾康傳統民居中的獨特體驗。走著走著,聞著泥土香還可以發現鄰人的宅院前花椒已長好長滿……。真心希望這樣的居住環境與氛圍別隨著外來文化的影響而太快消失。(待續)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