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中有塔、塔中有寺-江孜.白居寺(下)


白居寺除了享有盛名的雕塑、壁畫藝術及教派的融合,其建築風格也是獨具特色。除了各教派的扎倉(殿堂)、氣勢恢宏的外圍牆、措欽主殿外,更有融合尼泊爾、印度、漢式佛教建築特色的吉祥多門塔。吉祥多門塔,原名「菩提塔」,因塔內佛堂、佛龕及壁畫上的佛像總計約有十萬個,又得名「十萬佛塔」。因此,白居寺有「寺中有塔,塔中有寺」之稱,這也是它最具代表性的特色。

十萬佛塔據傳為布敦派創立者-布敦大師所設計,建立於1436年。或許對於藏傳佛教有興趣或對佛塔有研究的人,會覺得十萬佛塔的建築設計似乎和一般的藏傳佛教佛塔外型有很大的不同,反而覺得他似乎有幾分尼泊爾佛塔的影子,特別是在塔頂的部分(有一雙佛眼凝視著眾生)。的確,因為他揉合了尼泊爾及印度佛塔的建築特色,因此也成為白居寺最鮮明的標的建築,也是西藏地區最大、最精緻的佛塔之一。

塔內有108間佛堂,塔型豐富:一至五層在外觀上有20個角,六至九層為圓型塔腹,七層為方形,八層缽形,九層為傘蓋,最頂端則是寶瓶及寶珠。佛堂內除了有壁畫佛像,另有泥、銅、金塑佛像。佛像中,除了佛部,還有菩薩、度母、護法天王,及藏王松贊干布、赤松德贊及各教派之創立尊師,所以也被稱為是「佛像博物館」。入內參觀時,可能會遇到喇嘛跟你提醒不能帶相機入內,若要攝影則需另繳費,這是在西藏有些寺廟有這樣的規矩,大家也就入境隨俗,別讓出家人難為喔,畢竟這也是供養僧團的來源之一。




走出佛塔,我們繼續前往後方山丘上的扎倉。看見有不少虔誠的藏民磕等身長頭往扎倉方向前進,還有不少從外地來朝佛的信徒,其中我們就遇到一對從林芝地區工布江達來的祖孫(門巴族人)。由於山丘坡度極陡,老奶奶腿力不好,於是孫子用背帶協助奶奶能走上山丘上。他們,特別也是藏民們,對於信仰的虔誠、專注,與因信仰所呈現出來的快樂,真的很讓人感動!只要心中有了信念,不管多麼辛苦,都要努力去達成它,當然最終也能達到它。在海拔近四千公尺的高原上爬山,真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雖然只是一個看似矮小的山丘,卻也花去我們相當多的體力。


當氣喘噓噓的抵達山丘上時,放眼望下,由近而遠的看到了十萬佛塔、措欽大殿、江孜街道、宗山城堡(前方小山丘頂),一直到遠方的雪山,那壯闊的視野與遙想當年英雄抗英的事蹟,不由得讚嘆萬千。站到銅製鍍金的大金幢旁,更顯的自己的渺小;佛法是如此的浩大,般若智慧又是深如大海般,我們都只不過是大海中的一小滴水!



繼昨天拜訪了西藏第一座三寶佛寺-桑耶寺,今天則拜訪西藏各教派融合代表的白居寺。雖然每天頂多只走訪一座寺廟,但由於每座寺廟派別、建築風格、規模、歷史背景,甚至於珍藏各皆不同,因此朝拜參訪花去不少時間,但我卻相當樂在其中。,若沒有深入了解它們在藏傳佛教歷史上的建造背景及代表意義,只是拍拍照便走人,那將是非常大的遺憾!西藏的每座寺廟,皆猶如一座精美的佛教藝術歷史博物館每個「扎倉」彷彿一間間的展覽室,珍藏著各式年代久遠的佛像塑像、唐卡、手抄經文、壁畫、歷代法王住持的法器用品等等。讓人不僅僅只是朝拜佛與菩薩,更是在每一次的身口意伏地跪拜中,讚嘆佛法般若之甚深微妙與藏傳佛教藝術之精美弘大。


留言

達娃拉姆說…
是呀~美的足夠讓人一輩子想念!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