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藏第一大城-日喀則的新與舊(糌粑節)

2007年2月22日(四) 大年初四.下午
結束了江孜充滿人文氛圍的宗教藝術之旅後,我們便前往西藏第二大城日喀則(拉薩為前藏首府,日喀則為後藏首府)。抵達日喀則後,讓人非常震驚它的現代化:又平又直的新鋪柏油路、琳瑯滿目的商店招牌、漢人開的時髦按摩店及美容美髮沙龍、川菜館、銀行、高科技家電用品、大型購物中心、世界名牌的登山用品店,以上海、北京、青島等大都市為名、兩側高樓林立的現代大馬路…。我,看呆了!怎麼和我想像中的歷代班禪駐在地差那麼多。彷彿是把21世紀的現代化擁擠城市硬是放到了高原上的佛教古國;要不,就好像是把穿著傳統藏服的老藏民們硬是給放到了像北京、成都那樣的摩登城市裏,怎麼說都覺得有點詭異。坦白說,我覺得不太舒服,有些失望。但拉薩都已如此,我又怎能寄望日喀則永遠不變?或許因為才剛拜訪完古老的江孜,一時走進新日喀則,讓我有點無法接受從文化古佛國走進鋼筋水泥的世界,因為那一直是我想逃脫的世界。

直到車子經過了「喜格孜步行街」附近,才讓我開始感受到舊日喀則的存在。「喜格孜步行街」位在青島路西側,為前往札什倫布寺,也就是班禪喇嘛駐在地的必經之路。講白話一點,雖然它仍然是條現代的商店街,但建築物別緻的外觀與色彩卻完整呈現了西藏傳統民居的風格與特色。這,我才開始意會到自己已身在歷史悠久老城中。一直到經過札什倫布寺,我才更肯定這一點。一個城市,兩種完全不同的面貌。同一個民族,老藏民與年輕藏民,也存在著兩種不同的面貌,並加速往相反方向前進。這似乎也是一個城市在進化的過程當中,勢必會有的一個時期。(從另一方面來說,現代化也代表著漢化)我的心情也是很複雜,既喜又驚。喜的是,仍然有人很努力的在保持著傳統文化,不讓它隨著時代洪流而消失;但驚的是,年輕人沉迷現代化的驚人力量正與那股年邁的力量用力拉扯著。我真的好擔心,老人(傳統文化)撐的下去嗎?


為了避免「意外」,晚餐我們四人還是選擇酒店門口的四川餐館不敢跑遠。點了幾道菜,我們就坐在窗邊的位子,邊吃邊看著外頭的糌粑粉小兵們。對於初次來到日喀則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也太刺激了!心想,若下次又同一時間再來,肯定要帶上摩托車的安全帽和雨衣,跟他們火拼一番!不過,開玩笑歸玩笑,若真的再遇到,人身安全還是最重要的。我們問了當地人和普布師傅,才知道原來這個丟糌粑粉的活動主要是盛行在年輕藏民之間,老一輩的藏民是很珍惜每一分的糧食,絕對是捨不得把它們拿來到處亂丟亂撒的。所以,由此可見,當年輕人在賤踏糧食時,老人們心裏面會有多不捨、多疼痛?這更讓人看到日喀則新與舊明顯的裂縫與差異了。

附註:在日喀則市區,我們完全沒有拍任何照片,實在很害怕我們的數位相機、單眼相機吃進糌粑粉而故障,那可就損失大了,畢竟後面幾天還有更美的行程-珠峰日出!

照片3.札什倫布寺入口處全景,攝影:達娃拉姆
照片4.札什倫布寺中排隊準備朝拜強巴佛(即未來佛,彌勒佛)的老老少少藏民們;女孩們皆有著美麗的長辮子,攝影:達娃拉姆
照片5.我們住的神湖酒店房間內,天花板上所繪製的美麗傳統花紋
照片6.神湖酒店房間內一景
留言
有關糌粑節的新聞;為防止暴動,現在已經開始被管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