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印經院│雪山下的寶庫

德格印經院

德格印經院,擁有「雪山下的寶庫」、「文化大百科全書」、「藏族地區璀璨的文化明珠」等美譽,從這些世人所給予的評價就可以知道它在人心目中所佔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它除了作為地知識與信仰的傳播平台,也更象徵了千年文化的命脈傳承。在我眼中,它不僅是文化、信仰、歷史的見證與延續,也是藝術、建築的瑰寶人們精神生活與日常的重心。許多人、傳佛教信徒,也會將它視為是除了拉薩布達拉宮、大昭寺等之外,在此生有限的生命當中必需到訪的聖地之一。在這「雪山下的寶庫」中,含了珍貴的藏文大藏經(甘珠爾、丹珠爾)印刷雕版,象徵了佛法僧三寶中法寶的延續與世尊法要在世界上存在的證明。由於這些古老的木雕印版,部分已經受到封存保護因此某些只能進行保護性的限量印制也更顯其珍貴稀有。

德格印經院

我在2014731日,藏曆六月四日,也就是佛陀初轉法輪日終於來到了這人類文明發展非常重要代表之一的「德格印經院」。當然,選在這一天來訪,並非偶然。我從行程的路途中從成都向紅原、若爾蓋、夏河、西寧、瑪多、玉樹、石渠一路向北、向西再向南翻越過雀兒山,十多天的路程經過精算並擔了許多艱辛,才在這個殊勝日來到了這裡向釋迦牟尼佛及先賢大德們的付出與智慧結晶頂禮期盼自己也能有一天能像他們一般擁有開悟的智慧以及擔世人苦樂的勇氣見到印經院的第一眼看到這獨特的式建築聞到酥油香與墨香夾雜的古老氣息,還有印經人忙碌、有默契的刷著實讓人有種莫名的感動覺得眼淚就快要滿溢。由於內部未經許可不可拍照,因此在我的介紹中有穿引用了攝影師網友的部分照片,好讓大家可以搭配我的文字一起神遊。

印刷
 

德格印經院的傳統雕印刷工藝已經在2009年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版藏目錄包含了佛教經典、歷史、地理、天文、醫學、文學、美術與工藝技術等不同領域,其中有些已經是絕本。據相關的研究顯示,像是該院收的《印度佛教源流》,在印度早已經失傳,世界上有關的研究也必須依賴德格印經院的珍。而擁有三百年歷史,有梵文、尼泊爾文與文對照的《般若八千頌》,也是世界僅有。

德格印經院建築外觀

兩兩一組的印經人

走進這座古老莊嚴的建築,會發現它樓上與樓下有著許許多多不同的房間、佛殿,庫著依據不同領域所分門別類置放的木刻經版,它們有著一定的索引方式。這些大量的新舊印版,據說多達三十多萬塊,最大的長110公分、70公分、厚5公分,而最小的長33公分、6公,分散在八間庫房之中,而其中最大的則是存放大經中的《丹珠爾》。

大藏經以朱砂印製

文大經包含兩大部分:佛陀所說之教法總集《甘珠爾》與高僧先賢們的論述譯典總集《丹珠爾》。據傳藏文大藏經版本不少,有些內容不完全相同,但以德格版為現存最完好且最正確。為表示敬重,大藏經皆以紅色朱砂印製,其他則用黑墨。而印刷用的紙,也就是俗稱的「紙」,不同於漢地書法的宣紙它以一種地生長的特殊草根皮所製成。特性強韌、蟲不蛀且不咬,不易腐壞。

德格印經院門口

歷史與建築

德格印經院隸屬於川西甘孜族自治州德格縣更(也音譯為貢欽寺)。依據記載,德格印經院於西元1729年時在八蚌寺大喇嘛司徒・卻吉乃的鼓勵下由德格第四十二世土司卻吉・丹巴澤仁所創建,迄今已有290多年歷史。興建時土司卻吉・丹巴澤仁已年屆52歲,直到61去世時,印經院仍尚未完成。在他的三位兒子的繼與努力之下,歷經十六年才竣工。此後又經過歷任土司擴建,才達到後來我們所見到的規模,也成為傳佛教最重要的印經中心之一。

德格印經院頂層以氂牛毛所編織的幢幡

像這樣因為信念,始終不輕易放棄的真實故事,在雪域地其實不少。每每聽到像這樣激勵人心的歷史紀實,都讓我對人與其堅的精神力量感到無比敬佩。在青高原那樣嚴苛的環境之下,反而更能淬鍊出人性的善與美,開發出更高的靈性與智慧,還有面對困境的勇氣與毅力。這樣的精神傳承,在數百年之後,在堅持文化與信仰的人身上,依舊沒有消失,即使面臨更強大的時代轉換考驗,始終有一群人選擇堅定的走在先人走過的路途上。我們平埔族大多數已經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與語言,看到人如此的堅定的以信仰為後盾,為自己文化的存續努力著,讓許多人都會感到願意真心且無悔地與他們站在一起,成為其中的一份子一起去維繫這世界上難能可貴的真與善。

整齊排列的經版

德格印經院所的更慶寺雖然是薩迦派的寺院,但其珍的經不分派別,含括了傳自釋迦牟尼佛、印度那爛陀與雪域高僧大德們珍貴的佛法顯密法要,此外還包括苯教的教典。它不僅讓佛法持續流傳,也述說了民族的整體文化與歷史發展,其地位的重要性自然不可言喻,也成了許多學研究者畢生的研究重心。據說當初是在司徒・卻吉瓊乃的協助之下,派出大批有學識之士前往衛的桑耶寺、欽普寺、夏魯寺,乃至後薩迦寺與阿里等地寺院搜集手抄本或木刻印本,再聘請著名的學者校勘定稿。於定稿之後,再由數十人書寫,並經學者審視,最後再經數百名木工巧匠雕刻成印版。完成木刻經之後,還必需經過反覆多次的校對,完全無誤之後,才進行複雜細緻的經防腐、防裂等處理。因此一塊看似普通的經版,背後是需要多少人的用心付出與時間的代價才能獲得,也才能讓它歷經百年仍字清晰,不易壞損。

莊嚴美麗的印經院內觀

印經院吸引我的,不只是它的珍藏與歷史,還有它的建築。它的構造仍保持最傳統的式建築風格,不用任何鋼釘,外觀以土、石為主體,內部則以木造隔局為主要特色。有些人也會以外不見木,內不見土、石來形容傳統式建築的特色與智慧。自大門進入後會發現內部別有洞天,是採光佳的二至三層樓式四合院型式建築,走在迴廊上,仍可感受到高原陽光進來的溫暖與明亮。面手繪的圖紋鮮艷美麗,莊嚴不失活潑。空間配置除了經庫房、紙庫、佛堂等,還可見忙碌的印經工作區、經樓與洗的區域等等。

信念與生活

印經工作區

走進印經院,迴在耳邊的就是忙碌印經人高默契的刷印木此起彼落的咔咔聲響,單調卻又讓人忍不住停住腳步專注直視。他們兩人一組,一人用擦沾墨在經上,另一人放紙,用滾筒一滾再拿下,如此不斷重覆相同的動作。這樣的工作,日復一日,若沒有信仰做為動力,普通人要不是很快有職業病,大概不消多久就倦怠了。據說每組每天會印製7001000多頁不等。之前也曾看過對於印經人相關的報導介紹,他們的工資其實不多,但都以能夠在德格印經院工作為榮,以作為法寶的印製者為最大的福報。

印經院中刻瑪尼石的工匠

印經院週邊的刻版小店家

店主向我們展示經版細部雕工

德格人的日常,似乎也都以印經院為中心。不論何時,都可以見到人們在印經院外頂禮、繞行。此外,也有許多朝聖者會在印經院請瑪尼石的雕刻者刻下不同的咒語經文祈福。

我對德格最早的記憶與印象,就是一個長的山區河川谷地,在這裡孕育了偉大的英雄格薩爾王生活中也遇到不少做生意或開餐館很成功的德格人實際來到這裡,才發現它的腹地不大,居民的生活區域主要都在河的兩邊,由於是山谷,交通也不是太便利要進到德格還得經過川第一險雀兒山海拔6168公尺)的考驗所有的居民建築皆就地取材,展現出康區這裡獨有的木屋風格,有別於安多地區一般常見的土石民宅型式。這裡的環境,不論牧或務農,生活都不易,或許因為如此,讓德格人更勇於走出山谷到各地做貿易,不輕易向生活的艱難妥協。


繞著印經院經行的信徒

德格與印經院,給了我很深的影響,在有限的文字篇幅之下,仍無法表達出我所有的感動與感恩。還記得當時,我帶了一群台灣朋友來參訪印經院,沒發現遊客是需要買票才能進內的,我和其他的人就這麼地直接進去(當時人不收費),發現朋友們怎麼沒跟上,才發現他們困在門外買票。這樣的情況我在區的其他寺院也常發生過,或許除了長的像也可能他們把我當一家人,這樣的一種歸感,也讓我始終把雪域的人們放在心上。如果有機會,我真的會很想在印經院附近住上一段時間,好好的融入當地,繼續研究這珍貴的雪域寶庫與感受這群虔誠印經人的生活日常。

德格街上

陪我一同朝聖的好朋友們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