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格爾樂隊—甘南原生態安多彈唱
安多的龍頭琴彈唱是我最喜愛的音樂型式,傳統上只要一把六絃的龍頭琴(又稱為阿里扎念),歌者就可以寬濶的嗓音傳唱出雪域藏地獨有的故事,歌頌故鄉的美好與對三寶、父母的感恩之情。多數的彈唱曲,歌詞都不會太難、太複雜,其中非常多是以道歌的方式,將佛法的內容或是對上師的感恩融入歌詞,朗朗上口易於在廣大的牧區中傳播。旋律簡單、優美,搭配龍頭琴深邃、典雅、樸實細緻的聲線,再藉由歌者有如敘事般的高低不同唱腔,呈現出各種不同的風貌。
阿里扎念最早是起源於阿里地區,再傳揚到衛藏拉薩。經過前幾世嘉木樣仁波切與貢唐仁波切的傳承與弘揚,阿里扎念在安多地區有了非常廣大的發展,並受到牧民們的喜愛。在發展與演變之下,安多的扎念—龍頭琴也和拉薩的大小有點不太一樣,音箱產生的音響共鳴也能更大聲、傳得更遠些。由於有了改良,安多的扎念也很適合與吉他、曼陀鈴等西方樂器合奏,有了層次更多元、豐富的演出型式,當然,也就受到更多年輕人的喜愛。
今天想與大家分享的唐格爾樂隊(唐格爾在安多藏語即是雄鷹之意),成員來自拉卜楞藝術團,也是我在甘南夏河藏區阿姐和姐夫普華以及朋友德格嘉布的同事,他們是一群極有想法的青年。平日裡他們隨著拉卜楞藝術團到各地演出,推廣甘南藏族的傳統表演藝術文化,致力於維護傳統。特別是在原生態的彈唱文化的推動,藉由成立「唐格爾樂隊」,在傳統的基礎上加入現代元素,能讓更多人能夠認識珍貴的彈唱文化,藉此能保存藏地語言與文學。樂隊成立於2015年,由6名成員:旦巴(龍頭琴)、完代貢(吉他)、貢保才旦(曼陀鈴)、道吉(龍頭琴)、桑得合(箱鼓)、旦正加布(鷹笛)組成,皆來自文化底蘊豐厚的甘南夏河藏區。
「唐格爾樂隊」使用了傳統樂器扎念(龍頭琴)、弦子、鷹笛等,搭配曼陀鈴、吉他、手鼓等樂器,展現了更寬廣的世界音樂風格。每一位成員都非音樂樂器科班出身,他們在藝術團裡有的是擔任舞蹈編導、舞蹈演員或是獨唱演員,每位卻都能歌善舞,都能彈奏樂器,承繼了甘南藏區民間傳統彈唱藝術的魅力,展現音樂與人聲的完美結合,而他們的組合也真實呈現在「雪蓮花」這首歌的MV當中。樂隊成立不久後便獲奬無數,除了得到全國原生態民歌展演大賽二等奬外,也相繼參加許多藏曆年的新年晚會演出獲得好評,並於2017年登上一年一度的四川紅原雅克音樂節舞台。
我們的好朋友德格嘉布,同時也是夏河拉卜楞藝術團的團長,對他們的稱讚與鼓勵也是讚不絕口,在一次對外的訪談中也提到:「這可是夏河縣民族歌舞團自1972年成立以來,最知名的樂隊。他們之所以受到老百姓的廣泛喜愛,是因為他們真的走心。」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樂隊所演繹與改編的都是民間古老的歌謠,許多曲目是當地長者們非常耳熟能詳的老調,對於他們來說,感覺特別親切,當然對於傳統彈唱文化的維護與推廣也盡了不少的力量,讓人們非常喜愛。
在此我也選了以下這幾首我非常喜愛的曲子與您們分享,當中的「米拉日巴道歌」、「螺山聖歌」,在很多年前我就常聽丹增阿哥與他的學生們唱過,這些歌在阿哥十多歲時從第六世貢唐仁波切那裡所習得的。另外的「白猛鵰」,節奏明快,彷彿能看到雄鷹在天際翱翔,也像是樂隊的主題曲般。
在此我也選了以下這幾首我非常喜愛的曲子與您們分享,當中的「米拉日巴道歌」、「螺山聖歌」,在很多年前我就常聽丹增阿哥與他的學生們唱過,這些歌在阿哥十多歲時從第六世貢唐仁波切那裡所習得的。另外的「白猛鵰」,節奏明快,彷彿能看到雄鷹在天際翱翔,也像是樂隊的主題曲般。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