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離

 
我問C,當初她的阿爸啦和阿媽啦要送她和弟弟P離開安多時,有想過很可能未來兩人會回不了家嗎?當她聽見這個問題,收起了平時開朗的笑容,輕輕地說著:「他們沒想過」。 

她輕輕的一個回答,我沉沉的想了許久,兩人也同時靜默了幾分鐘。

對於藏族,我無法用過於理性的學術研究來看待,那就好像把自己最親近的家人放到手術枱上解剖一般;卻也無法用過度感性的小說來研讀,因為太多的描術都過於幻化與不真實。如果說他們天性善良,導致對外境想法過於簡單,似乎的確是如此;但他們吃的苦、對於生命的體悟如此深刻,也讓他們更需要樂觀與堅強的生活。


在藏族社群生活了快一個半月,沒有什麼適應的問題,主要還是在印度的氣候和飲食上的適應比較需要時間。藏式飲食從未讓我有任何身體不適或營養不足的問題,反倒是印度的素食法讓我身體有出現了一些狀況,不過我想都不是太大的問題。C說,我一半是台灣人,另一半是博巴(藏人)。她說的一點也沒錯,我的適應問題幾乎和所有來這裡的博巴一樣。我也回應她,我的確就像是在台灣長大的博巴,一個不會講母語的博巴(笑)。 

她說已經離家17年了,當初離開時只有8歲沒有身份證,所以就算現在能讓她回去,也回不去(無法辦返鄉證)。我問她,如果真的能回去,會想回去嗎?她說她不想回去安多了,反而想去別的地方(國家)。我想除了對家鄉沒有太多的情感,應該還有沒抱太多的希望。 

雖說如此,我給她看了家鄉的照片,那個2004藏曆年瑞雪中的貢唐寶塔,她仍然是想念家鄉並且感慨萬千。 

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有著無數的故事。他們是如何及為何離開家鄉的,原先在這裡的朋友們有哪些人去了美國、歐洲,又有哪些人選擇了回家鄉。每每說到這個部分,都不禁感到惆悵。 

C一個才25歲的年輕女孩,若是在台灣、日本、新加坡,甚或是上海,都應該是嚮往愛情,把自己打扮時髦並過得光鮮亮麗的年紀,此刻卻和我一起在這僻靜的寺院中生活。她說她選擇來這裡,是因為這裡都是藏人,還是有某種家的感覺。因為交往多年的初戀男友選擇了回衛藏的家,而她無法一起回去,所以兩人最終只能分手收場。每每講到這一段,我都能深刻感覺到她的心痛,那是一種不得不的放手和祝福。 

我安慰她,我也一直都是一個人。為了來這裡,我把住了8年的家還給房東了,就算我現在回去也沒有家,還要重新找工作;即使還有家人在,大家也都過著自己的生活,有著自己的空間。 

在這裡,我也和她一樣過著流離的人生,哪裡是家?我們都有自己難以描述的心情。或許在她內心深藏的愛與希望是她的家,她一直期待著有天能有個身份,有個真的可以落腳的家。 

原先的我,也以為自己很灑脫,哪裡都可以為家。後來發現,當妳心中的愛在某處、某個人身上落腳之後,妳就知道家在哪裡了。而她應該就是在等那個能給她一個家的人吧!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