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大師-記青海行(下)

鷹鷲盤旋,俯瞰黃河且地勢險峻的夏瓊寺

塔爾寺最明顯且最具特色的,可算是它融合藏、漢兩地特色的建築風格。因其地處於漢藏交界之安多地區,自古以來便呈現出兩地文化交流的明顯特徵,許多佛殿的屋簷棟樑便可見漢地宮殿式建築特色。塔爾寺最珍貴的,除了宗喀巴大師的胎藏舍利塔和葉片自然顯現獅子吼佛像的白旃檀樹外,更是佛教文化的藝術寶庫。遠近馳名的還有它的三絕:「壁畫」、「堆繡」(唐卡)和「酥油花」,這些工藝都屬於五明中的「工巧明」,如果時間充裕,真的應該好好的參訪每一間佛殿。

而最大的敗筆,則是寺院外圍已經被漢回民所佔據的商店,他們競爭激烈地賣著漢地製作,被包裝成藏地、少數民族特色的一些遊客紀念品(價格還不便宜)。最讓人反感的是那些賣著動物皮毛的店家,光明正大賣著動物皮毛,打著藏族服飾特色噱頭來搏取外地遊客的目光。殊不知真正的藏族早已唾棄這樣的觀念,這似乎也是逐漸被外來文化影響不可扼止的趨勢,而我們能做的就是拒買。

自甘南出發往青海夏瓊寺途中的黃河景色

夏瓊寺

夏瓊寺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名氣不像格魯派六大寺,像是塔爾寺與甘丹寺的名氣那般大,正因為如此,造訪當地後發現果真來訪的差不多都是藏地來的朝聖客為主,只有少數極虔誠的漢地信徒。這幾年,走訪藏地各區後也發現有越來越多大陸漢地藏傳佛教信徒,他們因為本身是知識份子,在佛學上學的很好(本身也有這樣的上海朋友),而且很重視藏區的文化傳承,這也算是兩地不斷開放交流後,另一個較正面的發展。

夏瓊寺一景

漢藏風格融合的建築特色
休憩中的朝聖客


夏瓊寺位於青海化隆縣,地域上屬於安多地區,人們說的是安多藏語。建於1349年,是青海最古老的寺院之一,距離甘南夏河拉卜楞寺約200公里,距離塔爾寺則僅100公里。寺院的創建者,即為宗喀巴大師的啟蒙師曲結頓珠仁欽仁波切,因宗大師於此寺剃度出家而聞名於世。

夏瓊寺山崖下的景色,黃河蜿蜒流淌

因夏瓊寺所處地勢異常險峻,不管是從塔爾寺方向而來,抑或是自甘南方向,對朝聖客而言都是一項挑戰。雖然從夏河出發到夏瓊寺僅200公里距離(在藏地,這樣算是很近的距離了),但路況非常艱辛(也正好在修路),一早約六點多出發,到了中午才抵達,體力不好或是會暈車者,還有容易高原反應者,真的要慎思前往。前半段路程,多是在遼闊的草原上行駛,後半段進入青海後,則開始進入一段光秃秃的黃土回民區。如果據推理沒錯的話,在宗大師成長的時期,這回民區應仍是屬於安多藏區,只是後來被外族勢力逐漸入侵了。說也神奇,當繞過一圈圈海拔逐漸升高的山谷,攀上山頭後,逐漸又見到綠意昂然的草原地,說明又進入了藏區,到處又可見五色經幡。我問同行的藏族師兄,是否因信仰愛護草木生靈之故,所以藏民居住的地方才這樣充滿生機,他露出靦腆又自信的笑容答道:「應該是吧!」。

寺院外圍的民宅

寺院外依著山勢建立的屋宅

回顧宗大師來到夏瓊寺前的歲月,他僅在湟中之地居住三年。大師在三歲時,正值第四世大寶法王應元順帝之請由衛藏入京,途經湟中之地,受大師父親懇請為師授居士五戒,賜號貢噶寧布。同年,父親請嘎當派高僧曲結頓珠仁欽仁波切(也就是宗大師的啓蒙師)至家中,仁波切對大師父親言:「願汝將兒惠我」,仁波切當時已看出大師深具慧根,將來定能持正法,當時只是三歲小兒而已。大師父親乃具善根賢善士,便滿心歡喜將兒託付仁波切,此後乃至師未入衛藏前,皆依止仁波切處學習。

夏瓊寺中擦洗燈杯的僧人與信徒

由塔爾寺方向來至夏瓊寺,路途也異常困難險峻,高山層層疊疊,可行走的道路皆在稜線之上,左右兩側皆是深不可測之山谷,蜿蜒曲折,很難想像古人以徒步,或驢或馬,是如何來到這裡的,更何況是只有三歲大的恩師。想見100公里的路程,得花上非常長的時日才能到達,也更敬佩前人對於求法、聞法的決心與毅力!

夏瓊寺中一景

據大師傳記描述,師在初到夏瓊寺時,於應誦習之經論,未待其師授,僅以智力思察,便誦讀如流,全無滯礙。未出家前,仁波切即令入大威德金剛、勝樂金剛、喜金剛及金剛手等壇城傳授灌頂,當時大師即能受持一切密乘律儀諸三昧耶。此外,又修文殊菩薩心咒,在當時所住的室中石壁上,多出現心咒之字跡,猶如刻寫而成(該處在現今夏瓊寺中仍可見,且被保護著)。七歲時,乃依仁波切為親教師,正式受沙彌戒出家,法號洛桑扎巴。自此,至大師十六歲入衛藏前,皆在夏瓊寺學習、啟蒙。大師也常云:仁波切恩德最深,雖父母之慈愛,亦不過如是而已。此上,更可說明師徒之深厚之情,雖僅不到十年之光陰。

夏瓊寺依著山崖建立


夏瓊寺後側,山崖形如展翅欲飛的鷲鳥,故得名「夏瓊寺」(藏語意為鵬鳥)。目前仍可見為數眾多,在寺院山谷不斷盤旋的鷹鷲,想想真不可思議,這六百多年來,牠們始終沒有離開,在這裡繁衍傳承。寺內供有以阿底峽尊者靈骨裝藏的觀音菩薩像、以世尊舍利子裝藏的檀香木古塔,以及頓珠仁欽仁波切、宗喀巴大師的鎏金塑像。其中宗喀巴大師的塑像,可見他出家、入藏及得道為師三個不同時期的珍貴法相:七歲、十六歲與三十六歲。此外,還有以金汁書寫的大藏經《甘珠爾》等非常珍貴的文物。該寺創立以來,先後修建了妙音菩薩殿、彌勒殿、金頂殿、阿底峽殿等等佛殿,構成藏、漢風格融合的古老建築群,整體建築特色莊嚴雄偉,氣勢磅礡。


寺中的建築一景

還記得當時藏族師兄說:這裡就是宗喀巴大師開始學佛的起點,而我們也可以從這裡開始!想想,真的很有意義。不管根器如何,資糧累積如何,偉大的大師同樣是從零開始,靠的是對佛法的信心和精進不懈的精神。學習佛法不是一定得要變成辯才無礙的人中之龍或人中之鳳,而是要能改變習氣,將自己轉化成一個對社會有幫助的人。


大師在十六歲那年決意發心前往當時的衛藏學習佛法,此後便展開他自由自在、不設限的學習旅程,行遍各大教派道場:嘎舉、嘎當與寧瑪派等等,學習不同傳承,融和薈萃佛法的精髓。此後,也希望能循著大師的腳步,感受他的學習之道,親訪他所建立的珍貴法教事業。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