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生活記 1

 

每年的78月是草原最美的季節。綠油油的嫩草嬌巧的格桑花和黃橙橙的油菜花全都開了。氂牛一家大小忙著轉換草場,牧人騎著駿馬或是打擋車在路邊吆喝著牛群前進,活潑的狗兒也在一旁忙著牠的活兒,跑遠跑近的。而不遠處的黑帳篷裡正因為阿媽啦和阿佳啦忙著煮奶茶,而升起冉冉的炊煙。這就是除了降下瑞雪的雪域藏曆年外,我最喜歡的一個季節。

今年因為父親過世,人生目標在前陣子彷彿暫停了,直到現在才又按下START鍵。前面的這半年就好像是我的Long Vacation(長假),除了停下來思考人生的方向,也讓自己與自己好好的對話。原本今年應該是要再踏上草原去拜訪那裡的哥哥姐姐朋友和師長們,但卻因此而暫停。兩年沒返鄉,著實也是另一種的鄉愁。


2012年夏天,我在紅原大草原待了快一個月,和藏地家人們過著牧民最快樂自在的生活。當時返台後,本想把生活日誌記錄下來,沒想到一忙一擱又是34年。跟我熟識的朋友大抵都了解,我除了長的像藏人,連個性也差不多。除了容易開心與滿足外,就是凡事隨緣的藏式風格吧!平時在城市裡為了討生活融入群體,會恪守都市人的一些行事方式,但個人方式是:凡事會認真做計劃,但一切隨緣。所以,有時一些原訂計劃目標會很可能有180度的大轉變,這一點也不稀奇。

城市中的牧民是我給自己最貼切的形容詞,一轉眼也用了12年。一如往昔,我還是那個喜歡自由天真爛漫的牧民。

當時,毅然決然地把還不錯的工作(協助俄羅斯代表處處理簽證業務)辭了,在草原上當回牧民近一個月。陪著丹增阿哥和家人將400多頭如家人般的可愛髦牛從冬季草場趕到夏季草場。裏頭的髦牛,每一頭,阿哥和姐妹們全都認得,有的還有取名字。當然牠們也都認得自己的家人,見到丹增哥的嫂嫂還會討著撒嬌,非常有靈性。阿哥一家,包含阿爸和阿媽啦十多口人全都非常珍愛牠們。

阿媽啦和阿爸啦
可愛的阿牛們
雖然阿哥他們因為世代為牧民的緣故,習慣食肉,但絕不殺自己的家人來款待客人。他們所有的肉類來源只買市場上供應的(包括藏餐館裡所需的食材),而且並非三餐皆吃肉。外界常以為藏族牧民一天三餐都吃肉,其實並非如此。多數還是以糌粑麵食為主,肉類大概一天會在午餐時吃手抓肉或加著肉末在湯麵裡,又或是饃饃(藏式肉包)。

除了陪他們忙碌的搬家(安多地區以牧民佔多數),平日我也會在阿哥他們開的藏式小餐館中幫忙。幫忙揉麵糰包饃饃,偶爾會玩炸肉餅(店裡的招牌,常被叫外送),進廚房觀摩與學習。

饃饃
招牌肉餅


店裡生意好時,特別是有一大群的紅僧服僧人來時,我也會幫忙端菜給師父們,或是招呼外國的背包客遊人。阿哥他們也都習慣我在藏區像藏人這件事,所以也不會讓我像客人般地晾著,會讓我像家中的一份子跟進跟出的。有些藏族客人也好奇,我是不是阿哥的遠房親戚長時間待成都,所以才不會講藏語,而這一點始終讓我很想把安多話學好

覺得自己一定是上輩子和藏地有非常深的緣份和淵源,否則不會有這群這麼好的家人和朋友,也不會讓他們如此般的信任。
 


我的藏地阿爸阿媽啦,非常熱情又善良,他們因為早婚又多產,生了十個孩子。丹增哥排老三拉姆妹排老五(傳得丹增哥一手的好料理)好朋友阿里排老七,一家人單純可愛又好客。他們除了草原上的帳篷,還有縣城中定居的家,夏季生活多在草原,冬季才多回到縣城。
 
阿哥
夏季也是牧民最忙碌的期間,除了忙著照料牛群(牛奶和毛為主要的經濟來源),店裡還要迎接來自各地的客人,不管是來草原耍壩子的還是要去查理寺朝聖。當然,我也常見到從成都騎來的重機車隊,一行人轟隆隆又浩浩蕩蕩的準備前往若爾蓋草原。而阿哥大哥的民宿也時常住滿了要去查理寺朝聖的僧眾。

讓我最開心的,是有天晚上我終於發揮專長接待了三位可愛的外國背包客爺爺,一位來自英國兩位來自澳洲。他們本打算從成都去拉薩,但由於拿不到入藏函無法前往,而改來草原。見到老外,哥哥和阿里他們就直接派我出去幫客人介紹及點菜,這三位爺爺也以為我這(假)藏族姑娘居然能說英文開心得不得了!介紹他們吃了招牌肉餅燴麵饃饃,還有體驗了一下糌粑。

 

最令他們喜愛與難忘的,是草原才有的青稞啤酒,要離開前還請我將標籤貼紙送給他們。為了這貼紙,我和阿里用收集郵票的方式,將瓶身先泡溫水,再慢慢撕起,最後壓乾壓平。爺爺們看到我們這麼用心,最後還說要跟我們拍合照!這算是我草原打工(沒收錢喔,義務的)最開心也最難忘的一個晚上。



三位爺爺都六十多歲了,從年輕時就常約著一起背包旅行。我問了他們,果然依舊行囊簡單,不因年歲改變背包客的風格,讓我十分景仰。如果有天我老了,像他們一樣,也希望能有這樣的活力繼續去想去的地方,和自己的好友一起體驗人生。你,還有妳,準備好了嗎?到老都還要一起喔!(續)

留言

熱門文章